原创散文《村头的那条小路》

曹小伟 经典散文

《村头的那条小路》

周末,午后的阳光似一层薄薄的金纱,漫过城郊的果树林。我与友人相约散步,穿过缀满果实的林间,漫步在宽阔的经纬大道,从林韩桥下坡后,一条小路忽然撞入眼帘。它蜿蜒向前,两侧林荫掩映,溪流潺潺,一路向着新区方向延伸。

这景象,忽然勾起了我儿时在外婆家求学时的回忆。外婆家所在的村子不大,全村不过两百来户人家,村头就有这样一条小路——那是通往村办学校和村委会的近道。每到夏秋时节,小路两旁白杨碧叶叠翠,蝉鸣不绝。放眼望去,小路两侧庄稼长势旺盛,各类作物花簇似锦。村民们在这儿种着苜蓿、小麦、玉米、黄豆等农产品,也有几户人家种植黄芪、柴胡、甘草类药材。每天上学和放学时段,我们这些住在村南的孩子,总爱沿着这条小路追逐嬉耍、打闹往返。日子随着光阴在欢声笑语中恍然度过,两年的时光,这条小路的每一寸泥土都印着我们的脚印,直到初中开学,我才背着行囊离开这里,把这份记忆藏进了时光的角落。

日月如梭,光阴荏苒。多年后的一个秋天,我随家人去看望外婆。一路辗转,中午时分才赶到外婆家。一推开门,我便见外婆苍老了许多,身形也瘦削了不少,心中不禁泛起一阵酸楚。

吃过午饭,趁着天气晴好,我顺着门口的小道漫步。记忆中的那条小路,如今已拓宽了许多,铺设了平整的沥青路面。村里来往的人多了,认识的、不认识的村民穿梭其间,有的开着拖拉机、农用车忙碌地运输农作物,货运车辆载着工厂的成品或半成品板材,疾驰着驶向村北头的工厂。曾经的泥泞小道,早已变成了村里的主干道。

外婆告诉我,这几年在乡镇政府的支持与倡导下,村委会带头、村民筹资兴办了面条加工厂、食品厂、水泥厂、砖瓦厂等十几家企业,如今村北头每天机器轰鸣,各类产品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,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。听着外婆的絮叨,我心中满是温暖与欣慰,觉得胸襟都变得开阔起来。

其实,我心中一直惦记着儿时和伙伴们一起抄近道、踏泥泞小路上学的情景,脑海里常常浮现出我们在小路上追逐嬉闹、追赶着随风飘散的蒲公英种子奔跑的瞬间。许多年过去,村头儿这条小路在我心中,依然是那条承载着童年记忆的“入学路”,是见证乡村变迁的“振兴路”,更是带领村民们走向致富“前沿路”。

作者:曹小伟